1988年恢複軍銜製:授銜17位上將,來自哪個野戰軍?二野就有6位

[奉賢區] 时间:2025-07-05 07:23:55 来源:言歸於好網 作者:金门王与李炳辉 点击:53次

1988年恢複軍銜製:授銜17位上將,來自哪個野戰軍?二野就有6位

1988年9月,中央軍委經多年籌備,正式恢複軍銜製。其實,恢複軍銜製是慣用稱謂並不嚴謹,準確的說法應該是“實行新軍銜製”。


此事為何?1986年,隨著恢複軍銜工作不斷推進,人們逐漸認識到我軍已經走向了和平建設時期,軍銜設計與55式軍銜大為不同,隻能是借鑒而非簡單地照搬。

1988年恢複軍銜製:授銜17位上將,來自哪個野戰軍?二野就有6位

圖|88式軍銜(陸軍樣式)


此後,我軍就不再提恢複軍銜製,而是著重強調實行新的軍銜製。


由於媒體不深挖這一段曆史,提及1988年授銜都要強調恢複軍銜製。


不過,隨著時代的發展,恢複軍銜製與實行新的軍銜製兩種稱謂,某種程度上是一回事。

1988年恢複軍銜製:授銜17位上將,來自哪個野戰軍?二野就有6位

圖|1988年9月,上將授銜儀式


眾所周知,我軍恢複軍銜製授銜,授予了17位上將。此次授銜較為特殊,開國將領大多已經退居二線。


但是,仍有部分開國將領在工作崗位上,不少還在四大野戰軍擔任重要職務。


值得一提的是,1988年的上將軍銜,僅次於設而未授的一級上將軍銜,成為了全軍實際上最高軍銜。


加之,當年的高級將領還有不少是開國元勳,無形之中增加了評銜難度。


因而,上將軍銜的評定不僅僅是考慮職務,還要考慮資曆。


按照1949年2月劃分的野戰軍序列,各野戰軍授銜情況如下:


第二野戰軍(6位)


秦基偉是二野中,唯一一個以中將身份授銜上將的高級將領,原東部戰區副司令員兼陸軍司令員秦衛江中將、原武警部隊參謀長秦天都是他的兒子。

1988年恢複軍銜製:授銜17位上將,來自哪個野戰軍?二野就有6位

圖|秦基偉上將(開國中將)


劉華清、向守誌、尤太忠、李德生四位上將,授銜前為開國少將。楊白冰是二野出身的上將中唯一一位開國上校,授銜上將之際時任中央軍委委員兼總政治部主任。


第四野戰軍(4位)


洪學智就不用多說了,四野主力43軍的首任軍長,抗美援朝戰爭中的後勤大管家,1955年首批授銜55位上將之一。1988年9月,洪學智再度授銜上將,成為世界軍史上罕見的“六星上將”。

1988年恢複軍銜製:授銜17位上將,來自哪個野戰軍?二野就有6位

圖|洪學智上將(開國上將)


劉振華上將是開國少將,而趙南起上將則是朝鮮族高級將領,抗美援朝戰爭中是毛岸英的室友。空軍上將王海比較特殊,為東北老航校培養的新中國第一代飛行員。


第三野戰軍(5位)


張震上將早在1955年的時候,就已經被授予中將了,也是中國電影史不可逾越的經典《大決戰》的軍史顧問。張震之子張海陽,也是一位上將,曾任二炮政委。

1988年恢複軍銜製:授銜17位上將,來自哪個野戰軍?二野就有6位

圖|張震上將(開國中將)


郭林祥早年曾是“皮旅”的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,參加了中原突圍,1955年被授予少將,海軍上將李耀文也是開國少將。萬海峰、遲浩田兩位上將,為1988年授銜17位上將中仍健在的唯二兩位上將。


第一野戰軍(2位)


1949年2月,全軍整編後,王誠漢、徐信分屬華北軍區野戰軍第18兵團61軍、第19兵團63軍。同年4月,華北軍區野戰軍結束了太原戰役。


中央軍委考慮到一野解放大西北壓力大,便將第18、19兵團劃歸一野建製。於是,徐信、王誠漢成了一野的人。

1988年恢複軍銜製:授銜17位上將,來自哪個野戰軍?二野就有6位

圖|王誠漢上將(開國少將)


從人數中來看,二野就占了6位,是四大野戰軍中人數最多的。接下來,三野、四野持平。


大家可能好奇,華北野戰軍與一野、二野、三野、四野並稱五大野戰軍,為何卻無人授予上將?

1988年恢複軍銜製:授銜17位上將,來自哪個野戰軍?二野就有6位

圖|聶榮臻元帥曾任華北野戰軍司令員


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,主要與華北野戰軍特殊的地位有關係。


華北野戰軍沒有成為第五野戰軍,主要還是中央軍委需要一支戰略機動部隊來隨時支持其他野戰軍。


基於此考慮,華北野戰軍直屬中央軍委,這是與兄弟部隊最大的區別。

1988年恢複軍銜製:授銜17位上將,來自哪個野戰軍?二野就有6位

圖|北京軍區的前身是華北軍區


王誠漢、徐信的經曆,就是華北軍區野戰軍的真實寫照:哪裏有需要就去那裏。


盡管華北野戰軍沒有成為第五大野戰軍,可在其基礎上成立了北京軍區。


北京軍區自成立之日起,一直肩扛拱衛首都北京的重任,這是兄弟軍區所沒有的一大殊榮。

(责任编辑:叶玉卿)

相关内容
精彩推荐
热门点击
友情链接